巨邦机械马文平:当好产品质量的守门员
发布时间:2023年4月25日 09:37

2016年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上,变形金刚擎天柱在巨邦机械展位前的亮相让所有人惊喜万分,其中也包括巨邦质检部主任马文平。出生在军人家庭的他从小就有一个当兵的梦想,期待穿上一身绿军装保家卫国,惩奸除恶,然而由于鼻梁上架着的那副近视眼镜,他被排除在服役的名单外,遗憾之余,马文平将这种刚正不阿的精神转移到工作中,转移到机械行业质检部门的平台上。

 

  视野的转变

 

  1993年中专毕业的马文平找到了一份与自己专业对口的工作——进入项城市机械厂当一线工人,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这无疑是一份“铁饭碗”,国企职工的身份代表着工作稳定、福利充分,是许多人所艳羡的。然而好景不长,在国家旧经济体制向新经济体系的转型时期,大部分国企员工成为了政府动作中的蝼蚁,或买断工龄或被迫下岗,于是年仅28岁的马文平就这样领到了一张下岗证明。

 

  “我是2002年的时候来福建的,那时有朋友在晋江工作,我就一起过来了。”下岗后的马文平并没有丧失生活的信心,而是从老家河南来到福建选择重新开始,继续对机械工作的热情。初来乍到的他在厦工集团下属的加工厂工作,主要负责剥线机的生产,虽然时间荏苒,马文平还是十分感慨在厦工集团期间的锻炼,“当时公司生产的剥线机主要是负责出口日本的,国外订单要求都比较严格,也造就了我在工作中的精益求精。”

 

  在厦工集团的五年为马文平的质检工作打下了扎实的功底,2007年,受其他机械公司的邀约,马文平来到水头做质检管理,并结识了现任巨邦机械总经理的蔡建华,成为巨邦机械的“开业元老”之一。

 

  “之前在做一线工人的时候,想的只是把自己负责的那块做好,但后来做了管理,想的就比较多了,你不单要自己做好,而且要想到每一个人每一个环节,按照一个目标去做,配合企业的战略导向。”对于马文平而言,从一线工人到质检管理员不仅是工作岗位的变动,同时是视野的转变,从前是做好自己,现在是要开始影响他人,影响员工的工作方法和态度,共同服务于公司追求高质量的战略目标。

 

  标准件的标准化

 

  标准往往对应应该严肃对待的方面,比如机器和工具的尺寸、大小、安全和效率,在一台机械设备中,需要用到的标准件比比皆是,然而马文平却常常对供货商提供的所谓标准件持怀疑态度,这种质疑源于他在质检工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

 

  “由于标准件是国标的,所以大家对它会有一种公信,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采购回来组装在机器上后,发现它会给我们造成一些困惑,比如设备使用的问题,后来才发现这些标准件可能不标准。”马文平介绍,在巨邦机械的产品制造环节,每道工序都有相应的检验程序,其中包括进厂零配件的检验、组装的检验以及涂装和包装的检验,多道检验程序就是为了将问题扼杀在摇篮中以保证出厂质量,但目前为止较常发现的问题就是标准件的差异化。

 

  “我们发现这些问题后会主动联系供货商去解决,要求他们进行标准化生产以提高质量。”多年来,马文平一直在为标准件的标准化及其他原材料问题与供应商进行沟通,“要改变他们很难,工作做得很辛苦。”平时除了在车间指导质检工作外,马文平最经常做的事就是到供货商处监督原材料的生产,提升供货质量,这是他百做不厌的事情,尽管过程很艰辛,但欣慰的是,经过不懈的沟通和磨合,巨邦机械与供应商的目标越来越趋向一致,那就是共同为提供高质量的产品而努力。

 

  “注重质量应该是行业的一个共识,巨邦起到的是一个传帮带的作用,将好的经验提供给我们的配合厂家,一起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产品。”不仅是在供应商的选择上,巨邦对于员工意识也有自己的要求,在每天的例行早会上,马文平都会向工人们强调质量生产的重要性,“做好产品质量不是哪个人或哪个部门的事,是全体巨邦人的事。”——这就是马文平的信条。

 

  纳米的追求

 

  采访过程中,马文平接到了一个电话,是车间工人向他询问加工事宜,马文平不断强调:“要铲刮,要这样去做才可以。”什么是铲刮?挂掉电话后,马文平介绍,铲刮是巨邦用人工代替机器提高设备精密程度的一个方法,属于冷加工的一环,使用的工具就是一把长20公分左右的小铁铲,相比于机器加工,铲刮需要耗费成倍的时间,但这正代表了巨邦对于机械精益求精的追求。

 

 

  “我也曾跟公司领导建议过要节省人工,提高生产效率,但他们有自己的追求,这也影响了全体巨邦人。”在马文平长达23年的机械生涯里,他之所以愿意放弃之前稳定的工作加入新兴的企业无外乎是与公司价值观的趋同,当公司对于质量有所要求时,作为质检部主任的他就成为了出厂设备的守门员,为产品质量严格把关。

 

  在招聘质检部门员工时,马文平也有自己的要求,其中一点就是要心细如发。“我也曾遇到一些质检工人工作时很没有状态,这对成品的方方面面都会产生影响,因此我在招聘时会要求他们要有工作经验,性格要耐心细致。”

 

  不止是质检工人要心细如发,还有一点要求是设备精度要比发丝还细。一根头发丝的直径是七十纳米,目前巨邦的轴承精度为头发丝的七分之一,在马文平眼中,这远远不够,积极向国外七十分之一的成果靠拢才是巨邦的最终追求,但这无疑是要以更多的成本投入为代价的,而这是否会继续影响巨邦的产量还未可知。